首 页 | 学校概况 | 通知公告 | 校园新闻 | 办学特色 | 学校荣誉 | 教育科研 | 教师天地 | 学子乐园 | 招生招聘 | 在线咨询  
 
站内搜索: 
 
攸县明阳学校 >> 把作文教学融汇于语文课堂教学中——贺文美 >> 正文
把作文教学融汇于语文课堂教学中——贺文美
http://www.yxmyedu.com       日期:2014-11-26

把作文教学融汇于语文课堂教学中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--------以《山中访友》教学为实例


内容摘要:提高农村插班生写作水平,做到把作文教学融汇于语文课堂教学中,注重预习时的“巧取豪夺”、注重开课时的“破题感悟”、注重学文时的“写法引领”、注重课堂的“迁移创新”。
关键词:巧取豪夺、破题感悟、写法引领、迁移创新

    
     一提到写作,我们就会想到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,就会想到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。可是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,对于一直没有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,对于一直以来对作文特别烦恼的孩子,怎样在不加重他们负担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课堂,利用仅有的文本,让学生慢慢爱上写作,提高写作水平,这是所有接手新转入的农村插班生老师最棘手的问题。
    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:“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。”拿着教科书,我想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:“教材无非是个例子。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,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。”因此,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课文学习,重视读写结合,提高读书效益,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,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。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语文课本润物细无声的进行作文教学,把作文教学融汇于整个文本教学中,我认为应做到四个注重。

一、注重预习时的“巧取豪夺”
    作文是用文字表情达意的,没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,大脑里没有贮存大量的好词佳句,“写”将成为“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”。因而,平常学习时的词语积累是非常重要的。
    课程改革后,语文课本中更多了文质兼美、内容丰富、教育意义深刻、写作指导特效的课文。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一定要激发学生“画记—理解—摘抄—运用”的兴趣,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。
    例如,我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《山中访友》前,先指导学生预习,把文中优美的词语画记出来,让学生交流为何觉得其美,从而理解词语以及在句子中表达的情感、意境,再让学生把它们摘抄下来,然后做一个文字游戏:学习小组合作把所摘抄的词语运用在一段描写中,比比哪个学习小组词语用得最多,用得最恰当合理,表达最美。在游戏中激发学生从课文中大量获取好词佳句,巧妙运用在自己的表情达意中的兴趣,同时,在悄然中调动学生动脑发挥想象的思维能力。每课如此,周而复始,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预习习惯,潜移默化中进行了“写”的训练。

二、注重开课时的“破题感悟”
     一篇优秀的文章其题目是其华丽的开始,题目就是文章的灵魂,是作者情感的凝结点。小学生一般都是按要求进行写作,因而根据要求拟定一个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题目至关重要,而要进行命题训练可在课堂教学时的开课破题开始。
     例如,我在执教《山中访友》时,我把题目揭示出来,先让学生读题,再谈谈从课题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,学生说知道作者是到山中访问朋友,我又问:通过预习,你知道作者访问的山中朋友是谁?从“友”字你感悟到了什么?学生谈到从“友”字中感悟到了作者对山中一切生物的喜爱,感悟到了题目的拟人化,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作者的情感再读题目,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作者通过“山中访友”四字囊括了文章的内容及情感,可谓文眼。最后让学生再说说自己读过的课文中类似的文眼。在后来作文教学时指导学生命题,学生会围绕中心更慎重地思考,进而更有创意的命题。

三、注重学习时的“写法引领”
     小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,必须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,例如:开篇(篇末)点题、首尾呼应、一般的写作顺序等,谋篇布局的写法引领是作文教学的关键,而这教学须是生动的,是有例子可循的,不是生硬的方法传授。
    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:“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,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。”我想这其中的语文能力就包含写作能力,这教学更应在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。
     例如我在教《山中访友》一文时,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,让学生明白表达清楚的前提是有条有序,再让学生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到其中最能点明题目的句子,让学生明白开篇点题的作用,再引领学生细读第二部分,感受作者怎样采用想象、运用修辞把各个景物巧妙描写、连缀成篇的,最后学习最后一部分,从中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。另外,其遣词造句的精妙更应在朗读中细细体味。
     当然一篇课文的教学就能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是绝对不可能的,而课程改革后,每个单元所编课文的主题更鲜明,写法运用更类似,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次第一单元主要围绕一个主题:走进大自然;主要运用的写法:展开联想,开篇点题,运用修辞等。
     因此,坚持课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领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“法”,学生只有做到心中有“法”,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,水到渠成。

四、注重课堂的“迁移创新”
     学生学习了作者怎样观察、思考、表达,掌握了谋篇布局的写作技巧,应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,满足学生模仿课文表达的欲望。写作一般从仿写开始。教学时,在读到佳句、佳段时,教师应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诵,甚至表演一番,当学生兴趣盎然时,让学生去仿写。例如,在教学《山中访友》第5自然段时,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,去问候山中的朋友,再在意犹未尽时话题一转:“山中还有那么多生物,你能否也像作者一样抓住它们的特点去跟它们打声招呼?”然后让学生仿写创作,最后展评。
     当然,仿写要由易到难,从仿句到仿段、仿篇,然后让学生自己想象,举一反三,做到仿中有发,仿中有创。例如,在教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后,我就带领学生夜访攸城,学生回来后进行了写作,大部分学生的开头与结尾都仿照了《山中访友》,而中间部分则以地点变换为顺序描写了各个景点,其中许多学生都能“巧取豪夺”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好词佳句,例如:亭亭玉立、年过花甲、拔地而起、我的目光追随着……而且大多数学生能合理想象,把本单元所学的、所掌握的融汇贯通于本次习作,取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。
    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:“语文教育应重情趣、重感悟、重积累、重迁移、重习惯。”是的,作文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情趣的基础上,养成良好的阅读、积累习惯,在学习中不断感悟,把知识进行迁移、再创造,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。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指导时,应淡化作文课堂界限,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每堂语文课的教学中,做到生活处处即语文,语文处处即作文,才能使学生在轻松、愉悦、不知不觉中写好作文。

 

   
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学校概况 | 联系我们  
  Copyright © 2013 - 2023 hnmyx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主办:攸县明阳学校 办公地址:攸县大巷路(原攸县师范)
欢迎光临攸县明阳学校官方网站,您是第941742位访客 湘ICP备2023039334号
网站管理